江南的攻略-连载③丨汪渔:大江由此东去
新闻动态
你的位置:江南的攻略 > 新闻动态 > 连载③丨汪渔:大江由此东去
连载③丨汪渔:大江由此东去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4:46    点击次数:57

\n

大江由此东去

\n

文/汪渔

\n

宜宾城三面环水,一面靠山。

\n

一岸是著名的东山白塔,一岸是林立的高楼,一眼望去,江水包裹的核心城区仿佛一艘轮船,正在犁开江面,航向直指未来和明天。

\n

黄昏时刻,青山隐隐,碧水悠悠,凭栏临江,有风一样的思绪,有云一样的情调。徜徉于合江门广场,广场变成了宽阔的甲板,广场上的夹镜楼便是兀立的桅杆。

\n

天幕一层层渐变为无垠的灰白,山岚轻绕的翠屏山正被染上黛色,岸边低低高高的建筑被灯火次第点亮。它们把身影轻描淡写倾入江中,重叠成一幅涣涣散散的山水写意。

\n

左面是江,右面是江,前面也是江。

\n

当你明白脚下踏着“长江零公里”的时候,仿佛自己左手挽着岷江,右手挽着金沙江,两手轻轻往前一推,它们挣脱羁绊,势成奔腾,合成了长江。

\n

也许是前世的两粒雪,被命运之神安排在各自的源头,因为有了约定,便化成一滴水,一个随金沙江滚滚西来,一个随岷江滔滔南下,两个相逢在宜宾,从此儿童长成少年。为了百川归海的宏愿,少年长江壮志豪情,逢山开路,过重庆、穿三峡、越武汉、下江南、达东海,功德圆满,夙愿得偿。

\n

眼前的夹镜楼玉树临风。雕梁画栋,飞檐翘角,建于清朝初年,历经沧桑,古韵悠然。它的地理位置独特,不仅能够俯瞰三江六岸,而且位于长江起点。人站夹镜楼上,恍如站在典籍之上,浩瀚河山尽收眼底,苍茫时空齐上心头。桨声欸乃,星光婆娑,桨声灯影里翻卷起的,当然不仅仅是江中浪花,还有历史深处的幽微回响。

\n

遥想当年,苏轼还叫苏轼,父子三人,顺流而下,到达宜宾。父亲苏洵左右,伴随两位新科进士,刚被皇帝赞为“吾为子孙得两宰相”,而这“两位”,便是身边这两个儿子。

\n

彼时彼刻,“三苏”何其有幸!

\n

而苏轼、苏辙兄弟二人,正怀鹰击长空龙归大海之志,御风而行,横槊赋诗,各为宜宾写下《过宜宾见夷中乱山》《夜泊牛口》《牛口见月》同题三首。

\n

彼时彼刻,宜宾何其有幸!

\n

浪奔浪流,转千弯转千滩,后来的苏轼活成了苏东坡。

\n

尽管心似已灰之木,身如不系之舟,却能竹杖芒鞋轻胜马,一蓑烟雨任平生。

\n

苏轼恰如倒映在江面的星光,虽然不停动荡,终究是明星落入凡间,“他把别人眼中的苟且,活成了自己的潇洒人生”。

\n

逝者如斯,江水淘尽世间事,时间平复欢笑悲忧。

\n

夹镜楼是异乡人的慰藉,也是本地人的慰藉。

\n

转过夹镜楼,便是“船”身冠英街。

\n

如果江上的人不上岸,大概夹镜楼的光芒会覆盖掉冠英街的风采。如果不走进冠英街那些四合院,大概不会感受到缭绕在院落上空的历史余温。如果不轻抚一遍那些青砖黛瓦和老物件,大概无人能解码老街刻录的岁月与烟火气息。

\n

冠英街始建于明,清末民初建成。繁盛时期,聚集着四十多个院子。通街院落,两进或三进进深,山墙戴着清代官帽,房上青瓦覆顶,房体以柱承檩,楼房走马转角。高门大户,灯笼雕窗,门墩旁的石狮子目送目迎,穿绸裹缎的官绅、盐商、药材商、银行家进进出出。江风阵阵,吹来涛声桨声和船工号子,石板街上,算盘声哔哔剥剥,觥筹声叮叮当当,戏曲声咿咿呀呀……

\n

行走在夜色中的冠英古街,远远近近,里里外外,都是摩肩接踵的游客。站在街中张望,观音阁、八省会馆隐隐约约,粮房街、戏楼院昨日重现,“长江来信”“文庥阁”韵味悠然。许多院子已经改造为商用,满街吆喝的老字号、娴静现代的咖啡馆、不时溢上街面的川菜味道,总能让人在一次次“是梦是蝶”的恍惚中清醒,古典与新潮在这里不断碰撞不断交叉,交织成不一样的火花。

\n

我的目光,总是被“船员”或“乘客”吸引,忍不住打量他们的一举一动和生动表情。

\n

我之心心念念宜宾,缘于《话说长江》里的一段解说词——地球上的悬崖峭壁有的是,然而这里的悬崖峭壁却有点特别,它上面悬挂着许多棺材,不能不说是稀罕的事。这些棺材叫做“僰人悬棺”。所谓“僰人”,据说是我国古时候西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。

\n

“古僰国”就是而今的宜宾。

\n

所以,在冠英街,在这条古老街道,我的目光总是寻求越过千千万万的头顶,对接上古人惊惶失措的惊鸿一瞥。

\n

我的眼睛捕捉到一位蹲在门墩上的老人。他的皱纹里刻着对祖先对故乡最深情的眷恋,嘴里的烟筒是他记忆的闸阀,一吸一呼之间,轻烟升腾,那是时间深处的野花、河流和鸟兽在他眼前盘旋游走。

\n

我的眼睛捕捉到一对穿着婚纱的情侣。他们正在试图揭开生命长河的神秘面纱,试着阅览爱情长路上的一切美好或是独自的黯然神伤,努力书写岁月长河中属于自己的那些章节和细节。

\n

我的眼睛捕捉到一位母亲怀中婴儿的眼睛。澄澈的眸子里,是天真,是单纯,是笑,是爱,是暖,是人间四月天。街边两位只以聊天佐着啤酒的中年男人。边走边嘻嘻哈哈的时尚美女。牵着父母衣襟跌跌撞撞行走的小孩子……

\n

他们都在用举动和表情生动地告诉别人:梦想之地,不会是古代,不会是过去,而是在明天,在下一站。

\n

闻香识味,走进一家四合院。四合院的门口,写着“素菜敞起整,不要钱”。门边看见一些人在甑子里打饭,打了饭就站在自助素菜盆边享用。进得门来,自己找桌子,自己取碗筷,要点荤菜,小二也是不温不火不卑不亢,主打一个自我照顾自我服务。全体服务员,似乎就做一件事,不停把刚出锅的形形色色的素菜端出来更新场面。

\n

散席的时候,不少人同时感慨:这是多年以来素菜品种吃得最多的一次,这是在外吃饭吃得最舒心的一次。

\n

口福最能让人心满意足。大抵,人间烟火,是城市最古老最现代的生命张力。

\n

饭后的一群人手舞足蹈,漫无目的地沿街行走。嘻嘻笑笑,打打闹闹,来到一处,眼前的景物似曾相识。

\n

定睛一看,原来不知不觉,又回到了“船”头。

\n

一群游客正在顺着一位“老宜宾”的指点阅览江山:看到没有?亮着白灯有一座塔的叫白塔公园;亮着红灯有座桥的叫长江公园;灯光隐隐约约的地方那是因为树木太多叫翠屏公园,灯光直射天空的地方那是因为喷泉很高叫新区中央公园……

\n

“老宜宾”的音速不疾不徐,音调不高不低。我猜度他内心的真实想法:指点公园,当然不仅仅是指点公园,还指点着老百姓心目中的新宜宾。

\n

“若是白天,你会看到……”

\n

说到这里,“老宜宾”突然停止了讲解。

\n

顺着他的目光,眼见一只彩色塑料风筝,从一位小朋友手中滑落,飘飘忽忽掉进江面。

\n

“老宜宾”丝毫没有迟疑,迅速下到岸边,敏捷地捞起风筝。

\n

上得岸来,他继续话题:“若是白天,你会感受到公园的满眼青绿,看到公园里游人如织;你会看到公园里、江面上的鸿雁、灰雁、白额雁、白肩雕、黑喉潜鸟、蓝胸绿鹊、海南蓝仙鹟;你会看到清澈的水面下,岩原鲤、胭脂鱼、长江鲟在自由游弋。”

\n

他说,自打知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,他们就开始“十年禁渔”。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,宜宾630艘渔船停止捕鱼,1200名渔民告别“水上漂”,成为“护鱼人”。如今,鱼类种群数量已由禁渔前的48种增加至92种。

\n

他说,自打知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,他们就开始“守护好一江清水”。宜宾是长江沿江传统老工业集中发展地带,这里曾经烟囱林立,沿江一线分布着火力发电、机械造纸、氯碱化工等一大批企业。从2018年开始,政府对沿江化工企业搬迁、关停,拆除取缔餐饮趸船、码头、砂石堆场……如今彻底摆脱了化工围江、污染绕城困境。

\n

他说,自打知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,他们就开始打造“两岸青山、千里林带”。不断建设生态缓冲带、生态复绿,建设亲水节点、休闲驿站、公园,建成环长江生态廊道近100公里。

\n

从他流畅的表达中得知,他原来就是1200名“水上漂”之一员。

\n

“我为什么要追着跑着捞起那面风筝?”

\n

——“因为决不会让污染存在于长江的起点。”

\n

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

\n

\n